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享受生命與面對死亡的思考

14-08-2023
生命-思考人生_

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預期壽命長,漸漸地對衰老的恐懼不下於死亡。維根斯坦說:「死亡不是生命的事件。我們活着時,無法經驗死亡。若果永恒的意思不是無限的生命,而是沒有時間(timelessness)可言,那永恒的生命屬於活在當下的人」。維根斯坦的意思是,生、病、老都是經驗,唯獨死亡不是。死了就一了百了,什麼經驗也沒有。人死了,就不知自己是否活着,因而無所謂的永恒。

按此說法,跟生命相反的不是死亡,而是衰老。或許我們都無法想像無限,只是不能接受有限。由於熱愛生命,希望能不斷生活,一直不死。年輕時,只能「理性」地想到死亡。到老年,最大的驚恐就是:身體會突然結束,此身非我有。過去能做的事,現在不能做。

昔日引以為榮的身體,遲早形銷骨立,機敏的心智逐漸糊塗,活得夠老的話,就會看到所有勝利都變成失敗。大多數有大事業、大學問、生活充實的中年人,大都是突然驚覺人到老年。現在見到老人的弱,能感受到辛酸悲苦,視力有老花,聽力衰退。

悲觀主義者認為生無可戀,最好是沒有生而為人,其次是早死,那老年還有什麼值得議論之處? 還是孔子最處之泰然。《論語.述而》篇:「子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將生命投放到自己熱愛的地方,忘我地享受每一個當下,不對抗衰老,只是平靜地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這種狀態,恐怕也是年輕時難以體會的。


【關於 #龍稱】

佛教徒。龍天護法之象,心法相稱之本。少年時移居香港,高中開始接觸財經訊息並學習投資,至今凡三十年。投資既是個人興趣,亦為終身事業。曾任職於《信報》,與曹仁超先生結下忘年之交,有師徒之情。後曾就職於歐美投資銀行。

財富多寡與否在因果,也在心量,因果展現為運氣與能力,心量可改理解為布施、渴望、蓄水池等等,心量越大,福報也越大。在每一個當下把握主動,以積極態度守護財富乃至人生愿望,財富增長、心想事成是必然結果,也能為有緣人帶來光明和快樂。

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