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由相遇、相識、相處是一層層階段的成長。人與人相處一段時間後彼此磨合,了解各自的習性,時間久了,默契在不經不覺間凝聚,縱是安靜不作聲,彼此都懂得對方的想法,即使沉默也會覺得舒服、安心。
什麼時候會變差了呢?就是負面的累積形成的成見,信任消失。這時,表現出來就是當開口問了仍不想說,隔閡開始產生;而到了你不問,我便不說,那就是距離。有時候,愈好的關係愈容易患得患失,不是想多了便是太着緊或是過分焦慮,壓力令彼此都迷失了自己,壓縮了空間,控制不了卻又身不由己。
每件事情、與任何人的相聚,都會有緣起緣聚,也會有緣份散盡的一天,在任何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了自己。人與人之間互動的基礎源於信任與溝通,每一句說話,每一個表情,每一個瞬間,都積累成為彼此的想像與真實,而且信任與溝通是互相推動,猶如我們的雙腳一起才能往前走。在擁有時能做的便只有珍惜當下。
現代社會生活中的人們,都渴望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然而願景大多都敵不過現實。從感性角度去看人與人的關係是相知相遇,互補不足;但從現實角度着眼卻是各取所需,互惠互利。不少人以功利主義結識朋友,作為人際關係的指導,導致關係中的感情因素削弱;擁有較多資源的一方,往往在相處關係上佔據上風,亦較容易成為被靠攏的對象。
實則,我們應以誠相待。三人行,必有吾師,以師待人;視一切相遇的人都是菩薩,只有我自己是凡夫俗子,帶著誠懇而謙卑的心與之相處。少點功利計心,少點計較,多點珍惜。聚散隨意亦朋友,但求沒有迷失自己,不要諉過於人,追求與人交往的平衡,做到能給雙方帶來最大利益的選擇。
【關於 #龍稱】
佛教徒。龍天護法之象,心法相稱之本。少年時移居香港,高中開始接觸財經訊息並學習投資,至今凡三十年。投資既是個人興趣,亦為終身事業。曾任職於《信報》,與曹仁超先生結下忘年之交,有師徒之情。後曾就職於歐美投資銀行。
財富多寡與否在因果,也在心量,因果展現為運氣與能力,心量可改理解為布施、渴望、蓄水池等等,心量越大,福報也越大。在每一個當下把握主動,以積極態度守護財富乃至人生愿望,財富增長、心想事成是必然結果,也能為有緣人帶來光明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