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疫情加速大灣區發展 香港保險業有望谷底反彈

05-01-2021
GBA

祝各位2021 新年進步!今年最流行的過年說話是不要說再見,要説永別2020。無可否認,去年真的很亂很動盪。延續2019年的社會運動,香港為最早期受疫情影響開始封關,對香港人來說,是一個非常漫長的低潮。難免令人回想起2003年SARS的慘況,還記得我們是如何走出2003年SARS的陰霾嗎?

中央開放「自由行」,在一班內地來港消費的旅客帶動下,有零售及旅遊業帶頭再到金融及服務業起飛,刺激了香港的整體經濟,讓香港人一步一步走向高峰。但「自由行」就算通關後重啟,這隻藥還夠力嗎?「大灣區」的啟動及應用應該就是我們在2021年走出谷底的良藥。


其實中央一直以來不斷在加大中港兩地互聯互通的力度。香港自2004年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迄今已成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深港通」「滬港通」從2016年開通,「債券通」的北向交易於2017年開通,2020年6月再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大灣區居民透過香港購買本地理財產品稱為「南向通」,香港人在內地投資的稱為「北向通」。


2021年將加速落實,這政策將會成為我們未來的經濟動力的火車頭。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表示:「雙向跨境理財通是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的重大突破,也是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的亮點。大灣區居民對跨境理財投資的需求日趨殷切,兩地金融業界對理財通有很大的期望。理財通的推出,證明香港金融機構在參與內地金融開放,服務兩地居民資產管理需要的戰略優勢。我們會與香港證監會和內地相關部門通力合作,並與業界密切磋商,根據今天公布的框架盡快敲定落實細節,爭取早日啟動理財通。」


「雙向跨境理財通」在保險的領域上面,「保險通」又如何呢?比較少人談論,其實中央對保險業是同時在逐步開放。第一步是搭建服務中心,試行僅是提供內地居民存量的香港保單理賠服務。第二步是逐步探索服務中心全方位保險代理諮詢、銷售、理賠服務,真正實現保險互聯互通和產品互認。對香港保險業來說,這個是2021年的重要發展方向及藍圖。


首先,單靠香港大約800萬人口,養活了整個保險業足足一百年。近年香港新造內地保單越趨成熟,代表了內地有一個非常龐大的需求在香港購買保險理財產品。正如我們到法國旅遊,一定會去買愛馬仕等名牌包包一樣,因為在當地購買比起在香港購買更平。


對內地人來說,來香港買保險理財產品優勢比起內地大很多,所以他們往往來到香港都很願意去購買香港的保險產品。這部份,下星期我會再為大家詳細敘述。話說回來,隨着大灣區的開放,大灣區的7,000萬人口造就了香港保險業有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所以,「保險通」對於本港7萬多名個人保險代理以至2,000多家保險代理商來說絕對是一個「未來的希望」。


我估計「保險通」將來大概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已確定)是大灣區的居民能夠於大灣區境內透過香港保險公司購買香港的保險產品。但是可開放的保險產品種類最初會受限制。初期開放三類保險產品(1)不設現金價值的險種,例如是跨境車險、意外險;(2)與投保人健康相關的險種,如醫療保障險、危疾(重疾)保險等;(3)符合港澳可扣稅政策的保險,以滿足將來港澳居民在灣區內其它城市往來或定居養老的生活需要,如自願醫保、延期年金等。簡化來說就是除了年金以外,都是沒有儲蓄成份的保險。


有了第一階段,第二階段邏輯上看就是逐步開放不同類別的產品包括有儲蓄成份的投資及理財產品。到時在香港的王牌儲蓄產品,大灣區居民就能輕鬆在當地購買得到。怎樣去買?當然是透過香港的保險從業員合法在大灣區境內銷售。


有了第二階段,第三階段邏輯上看就是逐步開放大灣區以外的國民只要身在大灣區,就能透過香港保險從業員投保(正如現在的內地居民只要身在香港,就能投保一樣)。


有了第三階段,第四階段邏輯上就是逐步開放大灣區居民能夠透過香港保險公司提供在大灣區銷售香港保險產品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即是在香港的保險經理有一天應該可以招攬大灣區的居民成為保險從業員加盟其團隊於大灣區境內合法銷售香港保險產品。如果四個階段都能夠順利實施,香港的保險發展潛力將會由800萬人的市場提升至7,000萬人的市場(包括購買及銷售)。到時候香港的保險銷售將會有倍數的增長,從而促進整個香港經濟。


因此隨着2020年的過去,我們應該正面面對未來,迎接一個充滿無限商機的2021年。2003年有「自由行」,透過零售業及旅遊業帶動令香港全面復甦。2021年將會是以金融服務業帶動振興香港經濟!讓香港走進一個新的境界。而保險業是金融服務裏面的其中一項重要板塊,我期待着這個行業有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你還未進入金融業保險業,我誠意邀請你找一位你相熟的保險朋友,研究一下這個行業的機遇。


( 以上文章內容,純屬專家個人意見,與本台/ 網站立場無關。內容僅供參考, 不應視為專業及/或法律意見。任何人士在需要時應自行尋求認可專業人士及/或律師之意見與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