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港A股「乾塘」原因何在?激發欠缺導火索?

09-10-2023
龍稱-去槓桿-資金流出-市場流動性

港A股市成交金額每況愈下,雖然負面因素逐步反映,下跌空間不大,但缺乏新資金的股市也難全面恢復牛市。買股票無非為了賺錢,倘若股⺠不太相信買入A股有利可圖,他們自然沒興趣入市。內地居⺠總存款達120萬億元人民幣,只是需要一點引爆劑,在A股形成「賺錢效應」,便可望吸引居⺠存款投入股市,帶來充沛流動性。

資金因經濟活動放緩、舉國去槓桿、信心減褪等因素,部份資金撤出之餘,流動速度也減慢,使得資港股及A股的成交金額每況愈下,雖然負面因素逐步反映,下跌空間不大,但缺乏新資金的股市也難全面恢復牛市,結構性機會倒是有的,惟需要精準分析及把握。

去年A股平均每日成交額因疫情影響按年下跌約12.6%,至9252億元人⺠幣。人⺠幣政府早前已把A股印花稅由0.1%削至0.05%,又多番減息降準放水,並鼓勵「國家隊」及保險資金入市,卻仍未能阻止A股成交萎縮,市場信心疲不能興可見一斑。

港股面臨同樣問題,近日錄得最低成交僅713億港元,只有去年日平均成交金額1249億港元的57%。港府已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研究對策,相信十月初施政報告或有落墨。

對於A股成交額愈來愈低,坊間主要歸咎於三大原因。

首先是「外資出逃」,最明顯是8月份「滬股通」、「深股通」的北向資金淨流出達897億元人民幣,創歷來新高。

其次,有評論認為A股市場鼓勵融資及減持,有利於上市公司及大股東抽水,卻不利於投資者賺錢。

最後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是市場缺乏信心。買股票無非為了賺錢,倘若股⺠不太相信買入A股有利可圖,他們自然沒興趣入市。截至去年底,內地居⺠存款總額達120萬億元人民幣,較疫情初爆時的2019年底的82萬億元人民幣增加46%,相當於每名成年居⺠平均擁有約12萬元人民幣銀行存款。可見這不是錢少了的問題,而是對投資意欲不高,不相信能夠賺到錢。

要救市一點也不難!目前A股總市值約79萬億元人民幣,撇除大股東股權及限售股,流通市值約26萬億元人民幣。這意味內地居⺠只需動用總存款120萬億元的20%入市,理論上便能買光所有流通股,屆時資本市場何愁不升?何愁不活躍?重點在於如何激發大家的信心。

或曰,「股市缺乏信心」僅屬表徵,更深層次問題是中國整體社會及經濟深陷信心低迷局面。股市向來被視為實體經濟之領先指標,同時與實體經濟形成財富效應,互為因果。當局若要「救活」股市,方向上應包括重振⺠眾對政府、經濟及前景之信心,帶動連鎖效應。

中國深具「體制優勢」,政策仍存在發力空間。有業界人士建議當局設立「平準基金」(又稱金融穩定基金),可由人⺠銀行注資5萬億至10萬億元人民幣,用於直接購買A股,持有至少10年。平準基金,顧名思義其天職為穩定金融市場,可更大力入市及長線持有,理論上能產生比社保基金更大效果。

內地居⺠總存款達120萬億元人民幣,只是需要一點引爆劑,在A股形成「賺錢效應」,便可望吸引居⺠存款投入股市,帶來充沛流動性,進而助推經濟重拾信心,但願這一「導火索」政策盡早出現,一洗股市頹風。


【關於 #龍稱】

佛教徒。龍天護法之象,心法相稱之本。少年時移居香港,高中開始接觸財經訊息並學習投資,至今凡三十年。投資既是個人興趣,亦為終身事業。曾任職於《信報》,與曹仁超先生結下忘年之交,有師徒之情。後曾就職於歐美投資銀行。

財富多寡與否在因果,也在心量,因果展現為運氣與能力,心量可改理解為布施、渴望、蓄水池等等,心量越大,福報也越大。在每一個當下把握主動,以積極態度守護財富乃至人生愿望,財富增長、心想事成是必然結果,也能為有緣人帶來光明和快樂。

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