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凍叫「呀媽覺得你凍」,有一種窮叫「自己覺得好窮」。經濟環境轉差,是一件人人都感受到的事,不過身處於不同環境的人,又會有不同感受,有時亦難免會放大了這種感覺,因而形成一種誤判。
近年香港「吉舖」變多,晚上食飯的人減少,都的確反映了經濟沒有疫情前好的這個事實。但大家仍然是有一份穩定工作的,比較明顯的影響似乎是近年的新項目少了,佣金、花紅受到影響,或是老闆早早就和大家預告「我們要共渡時艱」,即是今年加人工大概是沒希望了。
加薪無望,另一邊廂又見到,在未來一段時間,潛在的新項目應該都不太多,大家今年的財政預算,當然是應使得使為優先。
特別是高息環境下,每個月供樓的金額持續高企,每個月白白要多交幾千給銀行,供樓人士應該是最感覺到壓力的一群。
其實經濟轉差或是大環境改變時,大家最初突然要節衣縮食,那時候亦是最難捱的。正如天氣突然變冷,大家的冬天衫尚未拿出來,「體感溫度」所帶來的感受特別深刻,手頭的閒錢更加不敢消費或投資,以備不是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