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因為專注 所以專業

21-08-2024
a20240821a

上回討論孩子教育的文章引起了一些迴響,與家長朋友們交流時,不難發現每個家長都有自己一套理念。可能由於各人的成長歷程不盡相同,因此,他們在培養孩子時,會有不同的著重點。有些家長比較看重孩子的學業成績和未來公開試的預備,因為他們相信這仍然是考進他們心儀大學最有把握的一個法門。

另外一批家長則較著重孩子是否能擁有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經歷,可以在未來入學申請書上填上,讓考官另眼相看。亦有家長拚命為孩子報讀不同的興趣班,希望可以發掘出孩子的天賦,重點培養,成為世一,將來名「校」雙收。筆者當然沒可能有這條金鑰匙直接將大家帶向成功,但有一點幾可肯定的是,天上容許我們成為父母,可惜,不代表我們都會是一個稱職的父母。當發現自己力又不逮,趕快交給專業人士處理吧 ! 切忌硬碰硬,傷了孩子又傷了自己。

雙刃刀

在數個家庭一起的聚會時,少不免大人有大人一個圈,小朋友有小朋友一個圈,各自精彩。在小朋友圈中,不難發現,他們無論年齡多大,手中都會有一個手機或平板電腦這類電子產品。有些家長因不知如何安排孩子空閒時間或安撫他們波動情緒時,就只好將這「電子奶嘴」交給孩子自由發揮。當筆者細心觀察他們是如何利用手中這玩意時,大部份孩子都會是在玩電子遊戲,同時,他們亦會花不少屏幕時間來看視頻,其中內容五花八門,但都以一個中心思想為主 ——攪笑。另外,也看過有少數的孩子會利用平板電腦來看書和畫畫。

不過,無論他們各自在使用什麼應用程式,當中都會有一個相當明顯的特徵——孩子相互之間幾乎是沒有交流的。他們似乎並不在意自己是否身處於聚會當中。在那一刻,跟他們作伴的,就只是手中這工具帶領他們到的那個世界罷了。當他們從父母手上接過電子產品那一刻起,就像困在籠子內,饑餓了多天的老虎般,心中就只想盡情地享受這時刻。而且,如果沒有家長的介入,幾乎沒有一個孩子會自動自覺停止並關上自己的電子產品——此情此景,你是否感到好熟悉 ?

電子產品在現在這年代,已經不單單是小孩,更是所有人標配的工具。在新冠疫情期間,你要是沒有疫苗的電子通行證,好多地方你也去不了。現在流行的北上消費,你要是沒有事先安排好電子支付,你就寸步難移,找不得網約車,你就只好餓著肚子,享受不了各個餐廳的美食。因此,在推陳出新的電子產品浪潮中,大家對產品的需求只會有增無減。只不過,在不同的階段,市場熱賣的產品是不一樣而已。

千錘百鍊

在金融地產盛勢時,在香港經常會聽到一句話「Hi tech揩嘢,low tech撈嘢」。時而勢易,大家都更願意投放更多資源於開發和研究 (R&D),試圖在未來科技市場中分一杯羹。從上世紀70年代的大型電腦時代開始,到後來的個人電腦時代,互聯網時代,筆記型電腦興起,智能手機的出現及普及,一直發展到今天AI 基建投入的年代,台灣的科技生產企業都跟隨著這發展的歷程而蛻變,形成了今天這個科技生產生態圈—— 台灣的科技生產企業在半導體代工全球分額(按銷售額計算)已遠超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