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0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2024年財報電話會議上宣布,該公司計劃於2025年6月在美國得州奧斯丁推出全自動駕駛(FSD)版本,這意味著第一批無人駕駛特斯拉汽車將在真實道路上行駛,市場預期智能駕駛概念,在未來幾個月將會成為資本市埸重點炒作的對象。
按目前發展趨勢來看,2025年的兩大熱門——自動駕駛和AI(人工智能),料兩大領域輪番炒作將成為資本市場「頭條」。尤其在自帶「明星效應」的自動駕駛賽道,預期今年將會大放異彩﹐而佑駕創新(2431)有較爲清晰的長期成長邏輯:背靠藍海,多業務布局、差異化優勢顯著,這意味着公司在港股會拿到成長性和稀缺性的标簽,疊加公司解決方案涵蓋了智能駕駛、智能座艙和車路協同三大領域的全面布局,這和其他智駕企業有着顯著不同,也是公司未來在資本市場保持價值增長的關鍵催化劑,料股價倍升不是夢。
佑駕創新於2024年12月27日上市,全球發售3,919萬股,香港公開發售佔10%,即上市時街貨量僅391.9萬股,屬於街貨量極之歸邊的典型例子,股價相當容易出現乾炒年牛河的情況。另外,公司在公開發售的股份中,兩名基石投資者康成亨國際及地平線機器人(9660) 旗下Horizon Together,合共認購約5.4億元股份,佔國際發售超過六成,而兩名基石投資者的大手吸納,表明對佑駕創新的發展前景相當睇好,相信其未來股價的表現會使人刮目相看。
佑駕創新是一家「智能駕駛獨角獸企業」,在IPO前,公司已獲得四維圖新、澤奕投資、國開制造業轉型基金、中金資本、元璟資本、嘉實投資、普華資本、東方富海、凱輝基金、博原資本等知名機構的投資,股東們星光閃閃。
在業務構成方面,首先:佑駕創新目前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主要包括iSafety和iPilot系列產品,現在還在積極研發L4級別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iRobo,首款產品預計為無人駕駛的Robobus,計劃於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
值得一提,公司堅持L0到L4漸進式發展路線,具備領先的全棧自研能力,以及軟硬件一體化研發能力,這使其在提供汽車智能化方案上有着極高的自主性和整合能力,可以快速爲客戶提供兼容各種車型、全面且優化的産品和解決方案。
其次: 在智能座艙解決方案領域,佑駕創新以座艙感知、監控及交互為核心,提供包括駕駛員監測系統(DMS)解決方案、乘客監測系統(OMS)解決方案等在內的多種解決方案。
最後: 佑駕創新的車路協同解決方案則是實現汽車全面智能化的關鍵環節,旨在推動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和智慧城市的建設與發展。
目前來看,全棧自研與軟硬件一體化所構建的技術壁壘,已經開始助力佑駕創新加速兌現商業化落地的成果。
佑駕創新積累了廣泛的客戶群體,爲未來收入和盈利能力提升帶來堅實的保障。今年1-5月,佑駕創新已成功與20家汽車制造商就35款車型的合作展開了定點項目的持續研發工作,並且與另外29家汽車制造商就88款車型實現了量產合作。隨著客戶群體持續擴大,穩定優質的客戶資源将驅動公司高質量增長。
根據上述資料,不僅體現出公司已順利跑通了商業模型,也展現出可觀的成長動能,佑駕創新的「成長性」由此得到了很好驗證。
能夠擁有這樣的底氣,核心則來源于佑駕創新的技術、多樣化的産品和獨特的商業模式,這也是公司的「稀缺性」所在。
此外,佑駕創新憑借平台化及軟硬件一體化的研發能力,在打造差異化算法優勢的同時,還保持了高性價比。「差異化+性價比」的雙重特性也在助力佑駕創新在市場上迅速嶄露頭角。
近年來,佑駕創新在優化其收入結構並鞏固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堅定不移地推進全球化戰略。截至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已成功助力4家整車廠的21款出口車型實現標准作業程序(SOP),車型銷往歐盟、澳大利亞、英國及東南亞等多個地區。
佑駕創新在智能駕駛安全性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近期,其協助的整車廠車型成功通過了歐盟的高級駕駛員分心預警系統(ADDW)認證,成為國內首批幫助整車廠獲此認證的供應商。
同時,佑駕創新還助力國內車企斬獲E-NCAP五星評級,並在上汽名爵MG ES5項目中實現了智能駕駛技術的海外新突破。
截至2023年底,佑駕創新的研發團隊擁有331名員工,佔公司總員工數的63.8%,這充分體現了公司對研發的重視。
佑駕創新受益于汽車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公司正處于高成長的賽道之上。根據灼識咨詢的資料,按收入計,全球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在2023年達到2687億元,預計2028年将進一步增加至5609億元,2024年至2028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爲13.7%。
2025年經濟工作部署的九項重點任務中,有六項與汽車行業息息相關,涉及到促消費、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綜合整治「内卷式」競争、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等。
政策在推動汽車行業的科技創新加速向基礎前沿領域轉移,比如自動駕駛、大數據,鞏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這将促進汽車智能化滲透,以及推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随着2025年自主品牌加速崛起,中國汽車産業鏈憑借先進制造和智能化優勢,将帶來新的增量,增厚産業鏈利潤,将助力佑駕創新等企業盈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