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連續五年獲獎企業 港鐵引領ESG新趨勢 推動環保與社會共融

16-07-2025
og_mtr_1200x630

港鐵連續五年獲「灣區企業可持續發展大獎」,展現其在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方面的卓越表現。作為香港的重要公共交通機構,港鐵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事務主管陳淑媚(Jessica) 及社會責任主管梁行健(Bosco) 回顧過去一年港鐵在不同層面的成就,強調與持分者合作,共建可持續未來。


三大目標 將ESG具體實踐

港鐵不僅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務,亦著重社會共融與環保,推動可持續發展。Jessica 表示,港鐵確立了三大環境及社會目標,包括促進社會共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促進發展及機遇,並制定十大重點領域及KPI,集中ESG工作。

Bosco 補充,為確保ESG發展方向落實,港鐵有資金支持各部門推動與環境及社會目標相關的項目。每季公司會檢視各項目進展,並透過可持續發展報告讓公眾了解公司在ESG領域的承諾及成效。


制定減碳目標 減少約一半溫室氣體排放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Jessica 強調,港鐵已制定科學基礎減碳目標,並獲得「科學基礎目標倡議組織」SBTi認證, 2030年內鐵路業務及投資物業業務減少約一半溫室氣體排放,並確立了清晰的減碳路線圖。具體措施包括:

  • 善用可再生能源
    港鐵在車站、車廠及商場安裝太陽能板,其中八鄉車廠安裝了全港最大的柔性太陽能板。
  • 升級空調冷卻裝置
    已更換車站及車廠超過 150台的空調冷卻裝置,並計劃在2026年前更換約 30台,預計可減少 20% 耗電量。
  • 應用列車能源再生制動技術
    在港鐵網絡應用列車能源再生制動技術(Regenerative Braking),將列車煞車時產生的動能轉化為電能。
  • 引入電動巴士
    2024年6月首部電動巴士投入服務,計劃至2026年增加至 30部。
  • 綠色建築
    新建車站和住宅採用低碳設計,7個籌建中的車站獲 「綠建環評」暫定金級或以上認證,顯徑站更獲英國建築研究院綠色建築評估系統BREEAM In-Use升級至「出色」(Excellent)評級,成為全球首個榮獲此認證的鐵路車站。
  • 減廢與回收
    26個車站設置免費飲水機,減少350萬個塑膠瓶;14個商場安裝入樽機,已回收近1400萬個膠樽。

港鐵目前亦在深圳、杭州、北京營運 330公里鐵路,每日服務 440萬名乘客。港鐵亦在內地推動綠色能源措施,例如港鐵(深圳)於深圳龍華車廠安裝太陽能板。

與供應商及合作夥伴攜手推動可持續發展

港鐵積極與供應商及合作夥伴共同實踐可持續發展。Jessica 指出,港鐵制定綠色採購清單,涵蓋約290種產品,並設綠色規範(Green Specifications),確保優先採購環保產品。

此外,港鐵每年舉辦供應商檢視會議,並透過業界分享會邀請專家交流資訊。自 2024年 起,港鐵加強供應商培訓,教授碳排放計算(Carbon Accounting),提升供應商環境管理能力。

業務合作夥伴方面,港鐵推出「LOUDER」品牌,支持本地設計師及創業家,推動創意產業發展,實踐社會可持續發展。

落實措施及推行計劃 實踐社會責任及推動共融

港鐵致力為長者及有需要乘客的出行,提供貼心的支援服務,近年推出自主研發的「關愛共乘」應用程式,並持續優化功能,包括為視障人士提供站內導航功能以及為輪椅人士而設的「輪椅活動摺板預約」服務。

港鐵亦推出不少計劃,支援青年發展及推動共融。例如,港鐵每年都會舉辦 「Train 出光輝每一程2.0」 計劃,助學生學習設計思維、科技應用、財商素養和創業精神等。參與的學生亦有機會透過比賽,就社區議題提出創新解決方案,勝出隊伍更有機會前往澳洲及內地遊學,參觀港鐵於當地的業務。

此外,港鐵推出 「EmpowerZ」計劃,為少數族裔及殘疾人士提供為期一年的就業機會。Bosco 分享:「有一位行動不便的同事,即使可選擇在家工作,仍希望親身到辦公室,因為他認為這能讓他感受到職場歸屬感,這也讓我們更深刻理解到工作對個人社會聯繫的重要性。」

港鐵亦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去年舉辦340場義工活動,總服務時數近30,000小時,並聯合 30間企業 推動 「跨企業義工週」,促進社會參與。

展望未來繼續向前

透過一系列 ESG 措施,港鐵不僅提升自身可持續發展水平,亦積極影響社區的發展。未來,港鐵將繼續推動綠色發展與社會共融,與各界攜手,構建更綠色、更可持續發展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