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本質並不單單局限於慈善捐贈這一種形式,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可以通過更多元化的方式去實踐善意和社會責任。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它結合了投資和創造社會價值的理念,為有志於造福社會的投資者提供了全新的選擇。
以Social Impact Partners(SIP)為例,我們在過去10年投資於12間致力於解決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3個關鍵領域的機構,包括良好健康與福祉、減少不平等,以及氣候行動。通過提供長期投資,SIP不僅為這些機構的發展提供了所需的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成為了他們實現社會影響力的有力夥伴。
CareER 這家已經成立十年的慈善機構一直致力於支援高學歷殘疾人士,近年更定立了一套名為”CareER傷健共融指數(CareER DII)”的評估工具,用以檢測企業在職場傷健共融政策與措施的實施情況。通過向企業提供收費的評估服務,CareER不僅可以獲得部分財務自主,更能夠有效地推動本地企業積極響應和實踐傷健共融,為殘疾群體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這些例子都生動地展現了善的形態已經不再局限於單一的捐款行為,而是可以通過更加多元化和創新的方式來實現。對於有志行善的個人或企業而言,除了直接捐贈之外,還可以考慮通過影響力投資的方式去支持那些具有明確社會影響目標的機構和項目,參與到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中來。
這樣做不僅能夠為這些機構提供所需的資金支持,也能為投資者帶來適度的財務回報,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親身參與到造福社會的行列中,成為改變世界的推動者。這種”商善共榮”的模式,讓善的形態變得更加多元化、立體化,不僅幫助那些弱勢群體獲得實際的支援,也為投資者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彩的社會責任實踐途徑。
善的形態正在朝著更加多元化和創新的方向發展,影響力投資正是其中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態。
李鸝 CFA 聯盟

Social Impact Partners執行董事。李鸝自2008年起就在慈善事業、創業管理領域和影響力投資擁有豐富的經驗。她目前擔任Social Impact Partners的執行董事。李鸝之前曾擔任不同慈善機構和社會企業的行政總裁和董事。在參與社會影響力領域之前,她曾在製造和零售業擔任管理和營銷角色。李鸝的專業知識不僅限於她的職業經驗,她還作為委員會/董事會成員、評審和導師,為專注於社會創新、商業和青年發展的組織和計劃作出貢獻。
關於「CFA聯盟」
「CFA聯盟」是由《CFA 指揮室》過往逾十年以來的節目嘉賓組成。《CFA 指揮室》是由香港特許金融分析師學會(CFA Society Hong Kong)與新城財經台共同策劃的投資者教育計劃,通過訪問金融業及商界的專業人士,提升大眾對業界和各類投資的認識。
*作者的言論純屬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會立場。內容只供參考及作教育用途,並非投資意見,亦非對任何產品或服務的建議、推許、認許或推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