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 Prime 會員日-2025 年的成長動力
2025 年亞馬遜 Prime 會員日於 7 月 8 日至 11 日舉行,這是該活動首次延長至四天,僅開放 Prime 會員。首屆 Prime 會員日於 2015 年 7 月 15 日舉行,旨在慶祝亞馬遜網站成立 20 週年。 Prime 會員日最初是一天的購物活動,2023 年延長至兩天,2025 年進一步延長至四天。根據 CNBC 報道,亞馬遜 Prime 會員日前 24 小時內的線上銷售額預計將達到 79 億美元,年增近 10%。 Adobe Analytics 的報告顯示,亞馬遜預計 2025 年 Prime 會員日的銷售額和商品銷售量均高於以往任何四天活動,包括以往的 Prime 會員日活動。
阿裡巴巴在2020年將「雙十一」活動延長至一天以上,而亞馬遜則在三年後跟進。此次延期是由於亞馬遜Prime會員日一到兩天送達服務帶來的物流挑戰。截至2025年,亞馬遜Prime會員在全球擁有約2.2億名付費會員。因此,Prime會員日活動時間的延長給亞馬遜的倉庫和物流系統帶來了額外壓力。亞馬遜透過加大對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技術的投入來應對這項挑戰。
亞馬遜於2012年以7.75億美元收購Kiva Systems,開啟了其機器人投資之旅。 Kiva是一家專注於行動機器人配送系統(自動移動機器人(AMR)的早期版本)的美國新創公司,旨在實現倉庫營運自動化。 Kiva技術已完全融入亞馬遜的倉庫。到了2019年,亞馬遜已在其全球倉庫部署超過20萬台機器人,顯著提高自動化程度和營運效率。 2025年6月,亞馬遜揭露,截至2024年底,已在其倉庫部署了超過100萬台機器人,同時僱用了156萬名員工。
此外,亞馬遜也啟動了10億美元的亞馬遜工業創新基金,用於投資新興科技公司。該公司還在美國建造了一個“人形機器人園區”,用於測試這些機器人。目前,亞馬遜正在評估人形機器人在配送任務中的應用。根據《衛報》報導,亞馬遜正在與美國公司Agility Robotics合作,在其倉庫中測試雙足機器人Digit。在開發驅動這些機器人的人工智慧軟體的同時,亞馬遜也將利用其他公司開發的硬體。
最後,亞馬遜推出了一款名為Rufus的人工智慧購物助手,幫助購物者進行比較購物,並解答除簡單關鍵字搜尋之外的複雜問題。這些措施體現了亞馬遜致力於提高其倉庫和配送系統成本效率的決心。

資料來源: Agility Robotics
2025年第一季度,亞馬遜涵蓋北美和國際市場的電商業務貢獻了公司超過80%的收入,但僅貢獻了39%的營業利潤。這種差距主要源自於亞馬遜網路服務(AWS)的營運利潤率,其營運利潤率為39.5%。相較之下,北美和國際電商的營運利潤率分別為6.3%和3.0%。因此,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系統的持續部署預計將長期提升亞馬遜電商業務的營運利潤率。

資料來源: 亞馬遜1Q25 業績

資料來源: 亞馬遜1Q25 業績

資料來源: 亞馬遜1Q25 業績
面對亞馬遜機器人競爭,中國極致嘉和海康機器人不斷增長
根據洞見諮詢 (CIC) 的報告顯示,受全球電子商務需求快速成長的影響,儘管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但全球自主行動機器人市場規模在 2024 年仍達到 153 億元人民幣,年增 10.1%。隨著倉庫自動化需求的不斷增長,CIC 預測該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53 億元人民幣增長至 2029 年的 814 億元人民幣,複合年增長率 (CAGR) 為 39.8%。

資料來源:移動機器人產業聯盟、灼識諮詢
中國培育了許多優質領先的自主移動機器人 (AMR) 企業,其中海康機器人和極智嘉是領導企業。海康機器人是該領域的領導企業,2024 年營收超過 590 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成長 21%。作為海康威視 (002415 CH) 的子公司,海康機器人憑藉尖端的人工智慧、無縫的物聯網整合以及深厚的行業專業知識,在智慧機器人領域表現出色。其成功歸功於高精度導航、可擴展的自動化解決方案以及強大的研發實力。
2025 年 7 月 9 日,極智嘉成功完成 IPO,募資 27.1 億港元。截至 2025 年 7 月 15 日,該公司股價較 16.80 港元的 IPO 價格上漲 18.7%。極智嘉 IPO 的強勁需求反映出投資者對這家全球領先的自主機器人公司之一的濃厚興趣。此外,小米投資的另一家領先的 AMR 公司——標準機器人 (Standard Robots) 也已申請在香港 IPO。
優點 | 缺點 | |
海康機器人 | 依託海康威視強大的物聯網/人工智慧生態系統。高精度導航和無縫倉庫整合。在製造業和重型物流領域(例如自動堆高機)實力雄厚 | 與極智嘉相比,全球品牌知名度較低母公司受美國政府制裁較專注於中國/亞洲市場。 |
極智嘉 | 全球市場領導者,擁有更廣泛的國際部署。在電子商務/倉儲領域擁有卓越的可擴充性和更快的部署速度。更重視靈活的、人工智慧驅動的AMR的研發。 | 重型工業機器人專業化程度較低。進階自動化解決方案成本較高。結論:海康機器人在工業物聯網整合方面表現出色,而極智嘉在可擴展的全球倉儲解決方案方面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