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股票就是買入一間企業,投資者要了解一間企業是否有質素、財務上是否健康、是否擁有比其他企業較強的賺錢能力,就是從財務數據上分析。
企業年報有提供一間企業重要的財務數據,讓投資者了解企業情況,從而分析是否值得投資。如果要更深入分析,就要從財務比率著手。
財務比率
財務數據與財務比率,都是重要的分析工具,投資者要學懂當中的技巧,明白每一個財務比率公式及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在這裡要提醒大家,有不少投資者會經常出現一個錯誤,就算是本人股票班的學員,都有機會出現這錯誤,就是太過「公式化」。
不少投資者,只用公式的概念去分析財務比率,並不明白每一條公式背後的意義,同時,並沒有將這些財務比率,配合現時的大環境及企業情況去解讀,這就無法明白企業的真正情況。
因此,投資者一定要明白公式背後的意義,該企業是否適用於該財務比率,另外,要配合大環境及企業自身情況,去解讀數據,才能深入分析企業的情況,完全拆解財務比率。
重點財務數據
財務比率,就是將不同的財務數據,利用相除或其他運算方法,計算出有意義的數據,從而拆解企業情況,同時更方便投資者進行比較。
例如將一間企業的毛利,除以營業額,就是「毛利率」,這就是財務比率,假設一間企業今年度的營業額為$100萬,毛利$30萬,毛利率就是30%。
投資者除了分析營業額$100萬及毛利$30萬外,同時會分析毛利率30%,以確定企業的賺錢能力如何。
若果企業上年的營業額為$80萬,毛利$28萬,投資者單比較今年度及上年度毛利及營業額,都會見到今年有所增長,情況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