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勞工統計局對關鍵就業數據進行了歷史性的向下修正,動搖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強韌度的信心,並顯著提升了聯儲局(Fed)啟動減息週期的預期。在聯繫匯率制度下,此一轉變預計將直接傳導至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及主要銀行(如滙豐、中銀香港)或將跟隨下調最優惠利率(P)。這不僅意味著香港長達數年的加息週期告終,更有可能為處於調整期的本地樓市帶來結構性轉機,從而降低置業成本、扭轉市場悲觀情緒,並為樓價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部分:美國經濟的警訊 —— 就業數據動搖高利率根基
市場對美國減息預期的升溫,其直接觸發點是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修正。數據顯示,今年5月和6月的就業增長數字被大幅下修,修正幅度創下自1979年以來(除疫情特殊時期外)的最高紀錄。
這一事件的影響超越了數字本身,它揭示了幾個深層問題:
- 數據可信度受疑:如此巨大的統計誤差,讓市場對作為貨幣政策基礎的經濟數據的準確性產生了懷疑。當數據的可靠性下降,政策制定的前瞻性與有效性便會受到挑戰。
- 經濟潛在疲態:修正後的數據表明,美國勞動市場的實際狀況遠不如先前呈現的強勁,經濟增長的引擎可能正在失去動力。
- 貿易政策的諷刺:與此同時,旨在「振興美國製造」的關稅政策,其效果似乎適得其反。7月製造業就業人數下滑,ISM製造業PMI指數亦跌至九個月新低。數據反映,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正迫使企業縮減規模,貿易保護主義並未創造就業,反而對製造業構成了傷害。
第二部分:聯儲局政策轉向預期 —— 減息壓力升溫
疲軟的就業與製造業數據,共同構成了迄今為止美國經濟比預期疲軟的最強烈信號,這使得聯儲局維持高利率的立場面臨巨大壓力。
- 減息理據強化:強勁的就業市場向來是聯儲局維持高利率的核心支柱。如今支柱動搖,為主張透過減息以預防經濟衰退的「鴿派」觀點提供了堅實的理據。
- 「滯脹」風險浮現:經濟增長放緩的跡象(滯)與依然存在的通脹壓力(脹)並存,使美國經濟面臨「滯脹」的兩難困境。若衰退風險加劇,聯儲局的政策天秤極有可能傾向於刺激增長,從而開啟減息。
- 市場預期先行:金融市場已迅速消化此一信息,對聯儲局提前減息的預期顯著升溫。這場數據風暴,已大幅增加了美國在今年底至明年初啟動減息週期的可能性。
第三部分:香港市場的連鎖反應 —— 減息如何重塑樓市格局
基於聯繫匯率制度,美國的利率政策動向對香港有著直接且深遠的影響。一旦美國確認進入減息週期,香港樓市將迎來五大核心層面的結構性轉變。
一、直接降低供樓負擔與置業門檻
減息最直觀的影響是按揭成本下降。以一筆500萬港元、還款期30年的按揭為例,若最優惠利率(P)跟隨美國減息0.25厘:
- 每月供款減少:約 696港元。
- 全年利息節省:約 8,352港元。
- 壓力測試放寬:借貸成本降低,意味著買家的借貸能力相對提高,將更容易滿足金管局的壓力測試要求,有效擴大潛在買家基礎。
二、扭轉市場心理:從悲觀預期到信心回歸
樓市極受市場情緒驅動。減息是扭轉悲觀預期的最強信號。它標誌著持續數年的「加息恐懼」告一段落,市場預期將從「壓力持續」轉向「逐步放鬆」。當利率見頂回落的趨勢確立,買家對樓價進一步下跌的憂慮將#大為減輕,促使持份者加快入市決策。
三、成交「量價」傳導機制:復甦的路徑
市場復甦通常遵循「量先價行」的規律:
- 第一階段(成交量回暖):隨著成本下降與信心恢復,一、二手市場的睇樓量與成交宗數將率先反彈,尤其在啟德、元朗等新盤供應充足的地區。
- 第二階段(樓價止跌企穩):成交量上升會快速消化市場上的平價盤源,同時業主因持貨壓力減輕而收窄議價空間,樓價將逐步穩定。
- 第三階段(樓價重拾升軌):若減息步伐持續,配合經濟環境改善,穩固的需求將為樓價提供上行動力。
四、提升資產吸引力:資金重回「磚頭」市場
在低息環境下,物業作為資產的投資價值將再度凸顯。
- 租金回報更吸引:按揭利息成本下降,直接提升了物業的淨租金回報率,對長線投資者吸引力增加。
- 避險功能受追捧:相對於利息回報下降的存款,「磚頭」的保值及抗通脹功能將重新受到資金青睞。
五、增強發展商信心:為一手市場注入新動力
減息對市場供應方同樣是利好消息。
- 降低融資成本:發展商(如新地、長實、恒基)的開發成本與利率掛鈎,減息有助於減輕其財務負擔。
- 推盤定價更靈活:市場氣氛好轉,發展商將更有信心加快推盤節奏,以捕捉復甦的購買力,其定價策略也可能更趨積極。
常見問題解答 (FAQ)
問1:美國減息,香港銀行一定會跟隨下調最優惠利率(P)嗎?
答: 極有可能。在聯繫匯率制度下,港元資金成本與美元息息相關。儘管各銀行(如滙豐、中銀香港)會獨立評估自身資金成本,但出於市場競爭及宏觀趨勢考量,歷史上普遍會跟隨美國的減息步伐。
問2:若香港減息0.25厘,我的按揭供款能省下多少?
答: 以500萬港元貸款、30年還款期計算,減息0.25厘(25基點),每月供款約減少696港元,一年可節省約8,352港元。
問3:現在是入市買樓的好時機嗎?
答: 當市場形成減息預期後,樓價的下行風險通常會降低。對於有實際自住需求的買家而言,利率回落意味著持有成本下降,是值得積極考慮的時機。然而,任何置業決策都應綜合評估個人財務狀況、宏觀經濟環境及潛在的政策變化,切勿只看單一因素。
問4:除了利率,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2025年的香港樓市?
答: 利率是關鍵變數,但非唯一因素。香港本地的經濟增長與失業率、新房屋供應量(包括「北部都會區」的發展進度)、政府的土地及房屋政策,以及香港與內地的經濟互動等,都將共同塑造未來樓市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