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精英的選擇

28-08-2025
a20250828a

最近,由於身體出現了些變化,需要接受一項手術。已經記不起上次接受手術是什麼時候,所以對手術過程的感受也模糊起來。手術當天,在醫護人員的協助下,進入了手術室。躺在手術室的病床時,眼睛只可以看到天花板上的燈光,耳朵只可以聽到身旁醫護忙碌地為手術作預備的聲音,整個感覺,就好像自己成了餐桌的一道菜餚,任由宰割般。大家請不要誤會我,我對主刀醫生充分信任。只是當自己成為病人躺在手術床時,縱使你平日如何瀟洒,怎樣將事情運籌帷幄,在這一刻,你都只可以將你的一切交托與其他人。醫生不單單是一個專業,亦承載了不少病人的托付。

大家努力迴避AI的顛覆可能出現之影響

暑假中,各種綜合考試如DSE,IB,IGCSE,AP 都公佈了各系統內學生的成績。家長和學生們都為結果興奮或流淚。在朋友中,亦有表現優異的子女,筆者亦為他們各自所付出長期努力有所收穫而感到高興。在相關的新聞報道中,編採當然會集中報導吸晴的內容 — 考試狀元。媒體總想從一眾狀元中找出亮點,如他/她是如何練成一身好武功,或者他/她怎樣評價當今世上的人和事等。

但在眾多的話題中,大家熱烈討論的是他們在大學選擇預備修讀的學科。一份2012年的新聞曾報導,當年17位末代高考(A-level)的狀元,14個選讀環球商業/工商管理的學科,另外三位就選了計量金融,法律和數學。時而勢易,到了13年後的今天,以DSE為例,16個狀元中,11個選讀了醫科。看到這個改變,大家都有不少的看法。有朋友相信,時下的「精英」,都有報孝社會的抱負,願意通過自身醫術所學服務社會。亦有朋友認為,在未來的職業環境中,包括AI的顛覆等不確定因素頗多。

而在芸芸的專業學科中,醫生這職業未來發展的預見度可能相對比較清晰,因此,醫科成了現代莘莘學子理想的首選。不過,筆者總相信,任何事情當出現一面倒的情況時,總會有物極必反的後續,就如當年有14位狀元選讀環球商業課程,但今時今日,環球商易跟十多年前情況已經並不盡同,使得今年一位狀元選修相關課程也沒有 ! 而且,當年魯迅亦由於一腔熱誠,以「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心到日本學醫,來救治病人疾苦。只是後來發現,要救國,單靠健全的體格不足以改變國運,改變國人的精神面貌才可水到渠成。最後他棄醫從文,提倡文藝運動。因此,未來領袖們今天的選擇可能只是開啓改革世界鑰匙的第一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