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KLN|把握供應鏈遷移機會  KLN深化亞洲布局拓展新興市場

09-09-2025
企業藍圖-KLN-nologo

(《企業藍圖》錄音專訪-KLN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炳銓(Vic))

過去幾年面對關稅以及貿易紛爭,全球供應鏈重塑,物流行業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KLN(0636)憑藉過去三十年的布局,在環球物流供應鏈重塑的過程當中,發掘新商機。KLN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張炳銓(Vic)在接受新城財經台「企業藍圖」上市公司訪問的時候指出,全球物流正處於快速變革之中,越來越多企業採取供應鏈多元化的策略,例如把部分或全部供應鏈運作遷移到大灣區或其他東南亞國家。KLN憑借綜合物流機國際貨運結合的優勢,依託背後股東「順豐控股」和「嘉里集團」於中國、亞洲的豐富實力和資源,以B2B業務為核心,協助客戶供應鏈重組。張炳銓表示,KLN將會持續深化在亞洲的布局,並且積極拓展新興市場。(撰文:朱明亮)

疫情之下,大眾對物流運輸有了重新的認識,現代物流不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轉的關鍵力量。而隨著國際政局、經濟環境等急速變化,對物流行業而言亦充滿挑戰。

張炳銓認為,從疫情開始之後物流需求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所謂的電子商務甚至購買方式完全改變,現在不僅追求快速安全,還要實時追蹤到貨物去向。雖然香港比起其他地方落後,不過過去12個月香港物流行業亦快速增長,而且不再是本地物流,而是跨境購物,世界各地包括內地的產品都可以很快到手。

不過,對於KLN而言,企業對企業的服務才是重點。KLN目前兩大主要業務是「綜合物流」,即本地倉儲、配送、庫存管理、逆向物流和電子商貿物流等。「國際貨運」即跨境海、陸、空、鐵路運輸,以及工業項目物流。

中美爆發貿易戰已經早在特朗普第一次上台的時候就開始,故此越來越多內地企業在東南亞設廠,希望可以分散貿易風險。越來越多企業採取供應鏈多元化的策略,例如把部分或全部供應鏈運作遷移到大灣區或其他東南亞國家。

張炳銓補充道,以香港市場為例,由疫情開始至今,KLN 已協助數家主要環球客戶將香港的營運重心遷移至深圳前海保稅區,當中包括世界級主題樂園、日本快速時尚零售商、法國美容集團及英國跨國消費保健公司。另外,就是大家最近時常聽到的,回流生產(reshoring)或近岸外包(nearshoring)。 例如許多中國公司近年搬到墨西哥,使生產線更接近美國市場。而 KLN藉着遍佈全球的海外倉庫和空、海運網絡,KLN可以馬上提供量身打造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快速調整策略。

布局東南亞30年見成果

KLN目前客戶主要包括多家國際品牌和財富500強企業,行業覆蓋時裝、電子、餐飲、醫藥醫療、快速消費品 FMCG、汽車、還有工業化工等。

張炳銓指出,KLN目前在全球有59個據點,因為始終是香港本土的公司,一直以來公司以亞洲作為主要發展地,東南亞國家已經在20多年前就開始布局,因此面對過去幾年的國際環境變化,KLN是一直跟隨發展趨勢。而且,這些物流布局是在所謂「China+One」(中國加一)的說法前就已經存在。

張炳銓表示,KLN將會繼續深化在亞洲布局,並且會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去年,KLN就把綜合物流服務拓展至亞洲以外地區,以捕捉全球供應鏈重組所帶來的機遇。這些新開拓國家包括斯里蘭卡、杜拜、墨西哥等。

面對美國特朗普總統再次上台,並在2025年出提出「對等關稅」政策,再次干擾了全球貿易格局,張炳銓感覺過去一年關稅的轉變都逼使所有廠商,無論願意與否,都要離開中國內地或者香港,去東南亞尋找其他地方落腳。甚至還有部分企業到歐洲市場。

因應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問題,KLN 將積極善用現有多元化市場布局,包括於東南亞及南亞國家以至美國及歐洲地區的廣泛的海外倉庫配置和空海運網絡,抓緊新政策下供應鏈重塑產生的新商機,進一步帶動綜合物流和國際貨運業務增長。

2025年上半年KLN錄得收入增長7%至272.11億港元,核心純利按年上升12%至6.81億港元。中國內地綜合物流業務的分部溢利下降5%,不過在亞洲其他地區,集團的綜合物流分部受惠於製造業活動增加帶來的新商機、泰國KLN Seaport表現理想及南亞業務穩健增長,錄得分部溢利上升27%,彌補了中國市場部分的損失。

張炳銓指出,KLN未來目標亦會加強歐洲板塊及工業物流,大力度協助中資與新興企業「出海」,促進雙贏合作局面。

除了B2B業務外,近年KLN亦發展大型工業物流。工業物流涉及超大型及複雜的工業項目,例如搬運煉油台,由中國經中亞至歐洲。張炳銓介紹道,KLN其實一直有在中東地區做大型工業物流,參與一些大型基建項目,此外亦有從中國內地,通過鐵路、海運、經過陸路運輸大型項目零部件到歐洲。

背靠實力股東助數碼轉型

KLN是本港上市的環球物流公司,原名「嘉里物流」,集團目前兩大股東為「順豐控股」及「嘉里集團」。集團今年進行品牌重塑,張炳銓表示,集團改名不僅希望品牌年輕化,更希望代表KLN靈活、可靠、創新的核心價值,而且是企業對客戶對未來的承諾。同時,在數碼化、可持續發展越來越重要的時代,KLN以積極發展智能物流基綠色運輸發展。

張炳銓亦表示,順豐控股投資很多資源發展數碼化,順豐成為KLN的大股東,可以利用其平台發展KLN業務,少走冤枉路。

KLN在多個層面推動數碼轉型,包括使用 AI 進行路線優化、倉儲自動化、以及即時追 蹤系統。客戶可以透過我們的平台,隨時掌握貨物的動態,提升透明度與效率。此外,KLN亦在探索區塊鏈技術,提升供應鏈的安全性與可追溯性。這些科技不只是提升操作效率,更是為客戶創造價值。

張炳銓認為,AI可以幫企業做更快更明智嘅決定」,並以科技感吸引年輕人入行,打破「細時唔讀書,大時做運輸」的刻板印象。

展望未來,張炳銓坦言最大挑戰是全球供應鏈不穩定、地緣政治、極端氣候事件,還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人才轉型。但他強調KLN有策略地整合股東資源,深化亞洲網絡、擴展據點、強化歐美連接,同時積極吸納並培育擁有數位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新世代人才,推動組織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

想了解更多關於KLN的發展情況,歡迎收聽本期企業藍圖。


【關於 #企業藍圖】

《企業藍圖》為新城財經台《六六煉金術》環節,節目逢星期六下午5:30-6:00播出。《企業藍圖》主要訪問上市公司管理層,透過訪問深入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瞭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盈利模式、營銷策略以及未來發展部署。除了上市公司外,節目亦會訪問初創企業以及在各領域有傑出表現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