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頭號殺手肺癌 不同時期的症狀及治療

05-04-2020
lung

坊間這麼多宣傳,為什麼肺癌仍是頭號殺手呢? 1)肺癌的生長速度及擴散速度較快,當發現時已是中晚期,2)肺癌早期是沒有感覺的,未到嚴重地步時,不會覺得痛的。到病人覺得時,就會感到氣喘及咳嗽,病人通常都不會為意的,當照肺時,就會見到有影,又會以為是發炎,但原來已經是肺癌;有時更禍不單行,腫瘤更有可能已擴散到骨,肺癌的擴散速度是很快的。


肺癌徵狀不明顯


患了肺癌的病人,當他們已知道時,就一定已影響器官了,例如如果只是在肺的周邊, 病人不會感覺到的,但如果於肺的中央位置,就會阻塞氣管,病人就會感到氣喘及咳嗽,所以要視乎癌細胞生長於那一個位置。


吸煙及生長於空氣污染的地方及工作環境有致癌的化學物質都會增加患肺癌的機會。而接觸到石棉的工作相關也會是高危人士。有些人吸煙又沒有肺癌,有些人不吸煙反而會有肺癌呢?其實吸煙不一定會有肺癌,但風險角度來看會較為高,吸煙時間及數量越多就會增加風險,除了吸煙外,都有其他因素增加患肺癌風險。


基因突變或致肺癌


肺癌跟基因有莫大的關係,但就不是於遺傳性的基因,相反,近十多年發現到肺癌與基因突變及異變很有關係的。體系的突變,暫時都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體系的突變的,有可能由一個DNA 被另一個DNA取代或兩個不同的DNA不應該遇上,但又不知道什麼原因重排了。最常見的體系的突變是EGFR,亞洲來說,有4-5成患有肺癌的人都是因為EGFR的突變。


坊間的基因檢查,要知道那些基因檢查是實際檢查什麼了,如果是驗血的話,有可能當時腫瘤根本就不存在及含量不夠高,所以檢驗結果是陰性,但不代表沒有腫瘤的。但又不可以進行腫瘤活檢,因為腫瘤根本就還未形成,暫時為止,醫學界都不太建議進行基因檢查而去排除自己究竟會否患有癌症。


肺癌初期的病徵的確是不太明顯的,因此要保持高度的警覺性。但當持續咳嗽、有氣喘、痰有血、胸口翳悶及痛、不明的原因令體重下降、沒有胃口等等都是癌症的先兆。而二手煙會增加患肺癌的風險,影響比較大的,比起一手煙的病人為高。


不同時期的症狀及治療


醫療方面的提升,無論初、中、晚期的醫療,過去的十年,轉變很大, 而效果更是改善了。初期的肺癌,根治的機會率是高很多的。但有8成以上的肺癌病人當發現時已有3期以上,如果是早期的肺癌只有1成,所以可以進行手術的個案相對是比較少的。


分辨肺癌的1至4期, 醫生 會根據原發腫瘤的大細、數量、附近的淋巴有否受沾染、有否擴散。一期即是未有擴散,淋巴未有沾染,腫瘤細於3CM,這些肺癌最好就是進行手術割除,根治的機會都是很高的,存活率是可以高過7-8成的。第二期,即是當腫瘤有4CM 以上,有淋巴轉移,因為淋巴數量不是太廣,所以都是可以透過手術處理的,即是將肺葉切除,再加手術後的化療,都可以有5成機會控制病情。 第一期普遍是不需要進行化療電療的 。


第三期肺癌,由於腫瘤越來越大,影響淋巴範圍較多,第三期都會分成可以切除的肺癌及不可以切除的肺癌。如果是可以切除的肺癌,都會以手術為主,但就算進行了手術,但復發機會仍然是頗高的,手術前就會進行前置式的化療,增加手術的成功機會。


前置式的化療有助減低癌細胞數量,增加切割的成功機會,及提早用化療將潛在擴散了的癌細胞清除。手術後仍要進行電療及化療的,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是第三期的,但一開刀就見到是第三期的話,仍是會進行割除,手術後就進行手術後的化療及放射治療。


如果手術前已進行化療,手術後要視乎而進行化療的數量有多少,如果足夠的話,於手術後就不需要進行化療了。手術後醫生才可以確定病人有否需要於手術後繼續化療,因為要靠開刀後先知道真實的情況,手術前的活檢及數據都不能100%知道真實的情況。


當第三期肺癌的淋巴數量又大又多,又不能切割了,就只可進行非手術的治療,以前會以同步的放射治療及化療為主,於5年的存活率有1-2成,但現在發現,如果追加免疫治療的話,存存活率會改善。


末期癌症難以根治


第四期肺癌主要用藥物的治療,手術不能控制病情了,但如果癌細胞轉移到腦部,而數量又不多的話,而病人有抽筋及行動不良,就可以通過外科手術將腦的腫瘤割走,都會有幫助日常生活上,但都不是可以增加存活率的。如果要根治第四的肺癌,於現時的醫學角度來看都比較難的,但現在大家都慢慢接受當它是寄生蟲,與癌共存。


肺癌的治療方案可以分成三類,1)傳統的化療,傷害性會較大,不能主要針對,效益較低;2)標靶藥,針對某一些的基因種類,可以令惡化速度拖慢,以前的存活率是一年,但如果用適當的標靶藥,可以存活到3-4年;3)免疫治療,通過藥物去刺激自身的免疫細胞,令T 細胞活躍起來,從而可以辨認不好的細胞。這個免疫治療的發展,一日千里,及已成為晚期肺癌的第一線治療。


標靶藥的使用是個次序的問題,如果標靶藥A沒有效果的話可能就會轉標靶藥B。醫生都會這樣想的,第一代的標靶藥,藥性不是太強及副作用較多;第二代的標靶藥,增加藥的能力,就可以延長病人的壽命,但副作用都會增多;當時第三代的標靶藥的出現是因為當第一代及第二的標靶藥都沒有能力時,就會用第三代的標靶藥。但後期我們發現,當一開始時就用第三代的標靶藥,無論存活率、反應率、拖慢腫瘤惡化、病人對藥物的副作用,對比起以前的用藥次序為好。


T 細胞活躍後, 如果可透過這個方法令病人的病情得到控制的話,病人可以有非常長的存活率的,而沒有抗藥性的問題。


治療癌症需要龐大開支,除了以上的經濟援助外,市面上有3類保險也可以幫助減輕治療癌症的支出:
危疾保險:只要受保人一旦確診受保之疾病,就可以獲得一筆過的賠償
癌症保險:以實報實銷形式,賠償確診受保癌症的診症、治療、住院及相關費用
醫療保險:以實報實銷形式,根據計劃內的癌症治療保障賠償相關費用


一般醫療保險只會賠償$5萬至10萬的癌症電療或化療費用,但癌症保險的保額可達數百萬港元,亦能保障多次癌症治療費用,保障項目亦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