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相信財經名人或「專家」方法,可能專家給人「專業」的感覺。但我會思考一個問題,這些「專家」是否憑投資致富?若他的財富不是來自其投資,那他的投資方法是否可信?因為我對動聽的說話、「專業」的感覺沒有興趣,我只想擁有一套真正有人長期運用而都能賺錢的投資方法。
All posts by Kelvin Kwong
港鐵主要經營以下核心業務:香港、中國內地和數個主要海外城市的鐵路設計、建造、營運、維修及投資;與鐵路及物業發展業務相關的項目管理。香港鐵路網絡內的車站商務,包括商舖租賃、列車與車站內的廣告位租賃,以及協助電訊商於鐵路沿線提供電訊服務。
當你沒有資產,只依靠打工收入,同時隨著年齡上升而負擔增加,令儲蓄比率不斷減少,就進入了一個「財務死胡同」中,愈來愈依靠打工收入,無法跳出來。相反,若果你擁有資產,有一定的被動收入,每月收取的都大於支出的,財富就會自然因循環上升,從而不斷增值,隨時間向前走,你的錢愈多。
清明以來,美、日、台三地股市齊齊變臉。過去幾個月,由AI半導體題材帶動的股市新高,逐漸被通脹升溫、加息預期、滯脹風險等消息覆蓋。其中,以日、台兩地更為明顯。日經指數突破四萬點、台灣加權指數突破兩萬點,兩地股市自2022年底以來升幅超過六成。
我不斷思考我的投資往績,回想幾年來累積的實戰與經驗,由起初的投資獲利,到之後的打回原形,然後兼職儲錢再次投資獲利,直到最後又再輸身家打回原形,這個結局循環了好幾次,這究竟是我的不幸,還是我本質上真的出了問題,有沒有方法可以避免?我很想找出一套永恆的投資王道,或者在投資路上我求我道。
若然一份工作無法累積價值,其實是不宜長做,可惜的是,香港有不少工作中都有這情況。可能你會問,每月工作得到的就是薪金,除此之外還有甚麼價值呢?價值是金錢以外的所得,最好更是能累積的,例如這工作能累積到有用的工作經驗,令日後找其他工作時,這「工作經驗」能令薪金有所提升。
VISA為全球領先數字支付處理商之一,一年處理數千億筆VISA品牌的支付和現金交易,相當於平均每天數億筆交易。現時集團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運作,擁有超過15,000家金融機構客戶,使用其產品和核心業務解決方案,包括個人客戶、企業和政府賬戶持有人的信用卡、借記卡、預付卡等計劃。
其實比起收租樓,投資物業以外的投資工具,有可能更適合你,始終你本身有物業,再買多個物業的逼切性不高,因此,你這刻應該用其他工具作財富增值,到有一定的流動資金後,如果見到樓市有較大的下跌,同時投資回報比其他工具高,到時可考慮,但不一定視為必然要進行的一步。
正確的理財觀念一定要從小開始灌輸,由於香港的學校並沒有提供理財教育,因此這個責任就落在家長身上,可惜不少家長都沒有向小朋友提供理財教育,以至在現時的社會中,不少年輕人有欠大量卡數、先洗未來錢、從不儲蓄等這類錯誤的理財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