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各位讀者新年進步,身體健康,新冠病毒轉眼已面世兩年,截至2021年,全球感染人數已達2.87億人,死亡率達543萬人。多國央行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實施量化寬鬆政策以令市場流動性增加,量化寬鬆簡單來說就是「印銀紙」,以減息、買債、增加貨幣供應等方式,令市場資金充裕、防止因企業活動停頓而造成的經濟衰退。
投資財智
12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將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又稱「降準」),為今年內第二次。一般普羅大眾未必明白降準實際意思,或只知道此舉會對市場有正面影響。一直以來,內地商業銀行及存款金融機構,必須依照國家規定預留指定佔比作法定準備金。舉例來說,如果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為20%,表示上述機構每存有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就要預留200萬元作存款準備金。這樣就能確保金融機構有足夠資金繳付予客戶,並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過去兩周,環球投資市場非常動盪,上月26日,世界衛生組織發現Omicron變種病毒後,歐洲多國立即實施封鎖政策,以防病毒輸入,環球股市亦隨即應聲下跌。日前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又在會議上表示,原定於明年6月結束買債計劃,將會推前至明年春季前完成。
近日於內地購物網淘寶購物,會發現家庭用品、服飾鞋履以至物流運費都比以往有所提高。價格持續上升,原因是通脹引起,而幕後黑手固之然是新冠疫情。事實上,疫情令全球不少供應鏈斷纜,情況如同芯片短缺問題,一方面封關政策加速生活數碼化,另一方面工廠工人因疫情停工、產量大減;同時,一些廠商囤積居奇以牟取暴利。
Tesla今年公佈業積後股價屢創新高,上月尾突破千美元關口後,今個月股價高見1243.49美元新高,市值更上漲至萬億美元。股價大升背後到底是Elon Musk真的有點石成金的能力,還是在高估值下,有著值得大家蜂擁投資的重要原因。
曾經人民幣不斷的升值,香港人很喜歡每天買一些人民幣放在銀行等升值。自從人民幣不再是「有升冇跌」,加上人民幣在銀行的利息非常之低,漸漸沒有了這種習慣。但未來的人民幣滙價似乎又可以再次看好了,可考慮回到慢慢買人民幣的年代。
眾所周知傳統保單的投資一般依靠保證現金價值,加上非保證的投資紅利組成。越高保證現金價值,保險公司會用越保守的投資策略,債券是一個必然的投資工具。但美國國庫債券回報率太低,所以保險公司會把部份資金投資較進取的企業債券中,以賺取穩定及較高的回報。恆大債務 風險危機確實影響了很多機構投資者。但到底影響有多大?會不會有結構性的連鎖風險呢?
內地最近不斷打壓不同領域的龍頭大企業,包括﹕教育、醫藥、公用事業、建材及最重要的科技巨企。整個香港股市急轉直下,導致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由螞蟻金服開始,國家開始擔心個別企業過大而導致影響民生,甚至抵觸國家發展方向。最新出台的「禁止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規定」,市場監管總局雖然現階段只是在徵求意見,但討論內容卻非常嚴苛。
這幾天可算是香港股災,恆生指數三日跌幅逾2600點,跌幅近1成創今年新低。三個主要原因分別是憂慮中國政府限制內地企業往海外上市﹔第二就是對教育行業的整頓,要求教育界成為非牟利機構。第三是國家提倡反壟斷,監管機構宣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外賣業務需要實施最低工資等,美團等等的物流業務受到嚴重打擊。前兩天市場更傳出美國或限制基金投資中港股市導致股票和債券均大跌。
今年的主題是通脹,特別是美國股市,對息口走勢特別敏感。頭半年的第一季,市場紛紛擔心通脹來臨,美國國庫債券10年期利息由低位一直升到3月14日的1.73%以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