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想同大家討論一下香港某大保險公司每年一次的「理想退休生活調查」結果,從而看看香港人怎樣看待退休。
調查結果發現受訪港人理想的退休儲備為339萬港元 (中位數)。可惜七成受訪者出現儲備缺口,距離理想目標達到201萬(中位數),顯示差距甚遠!代表了受訪者退休時預期儲備將不足以應付其理想退休生活所需的生活費,是歷次調查最高!
調查又發現香港人理想退休年齡為61歲。但如果要實現理想退休目標。被訪者將面對兩種情況,第一,就是延遲10年退休,變相繼續工作至71歲,第二就是將未來退休的每月生活費大幅降低。難以達成退休儲備目標主要原因是因為香港人對退休儲備平均儲得少又儲得遲,受訪者每月撥作儲蓄或投資實現退休計劃的金額平均只有$5,289港元,較上年下跌8%,反應了這兩年經濟環境轉差,但生活水平卻並未有回落跡象,導致準備退休生活費的比重減少。
另一方面,儲得遲也是一個主因, 46%受訪者表示目前未有明確的退休儲蓄或投資計劃,預計要到48歲才開始部署。當中又以年輕群組最嚴重,於18至24歲群組中,高達69%受訪者未有明確的退休儲蓄或投資計劃。遲遲都不為自己做退休儲備這個現象,我認為是大家都倚賴了「不足夠」的強積金計劃。
強積金是當年政府為了減低人口老化所帶來的沉重醫療及住屋負擔而實施的。轉眼間,強積金已經實施了20年。積金局剛在2月底發表《強積金制度2019年投資表現》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強積金制度的總資產為$9,695億,自制度在2000年實施以來的年率化回報為4.1%。數字看上去十分華麗。細心想想,對於5,872,000名擁有強積金戶口的香港人,平均每人原來只有$165,000,政府不斷鼓勵的可退稅自願性供款也只有17億(只佔0.17%)可見只靠強積金來退休這個可行性並不高。
在以前的年代,雖然沒有強積金的制度,經濟好,生活平,香港人反而很努力搵錢努力儲錢。反而到了今天,經濟慢,生活貴,香港人尤其是90後甚至00後,他們都沒有為退休作規劃。當然亦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覺得有了強積金便已經足夠。因此反而沒有積極儲錢,如果是這樣的想法就真是適得其反了。
作為一個退休儲備,除了強積金之外,我建議年輕人必須額外再為退休儲備做準備,而且還應該早一點做。距離退休年齡越遠,代表了有更長的時間去做投資,代表了能承受的風險可以更高一些。所以我鼓勵年輕人早點做投資,甚至乎可考慮投資於股票類別的投資工具。
因為投資時間達十年或以上計算,我不建議投資個別股票作為退休儲備之用。原因是現今的股票不像從前買一隻股票放入夾萬就可以放到退休!現在的股票(不同行業)很容易受不同行業的週期性影響,不同時間有不同板塊不同行業會跑贏,例如以前港人最喜愛買匯豐控股作退休選擇,因為它有高股息派及長期增長。
經過匯豐海嘯時期供股事件到近期不派息事件,大家開始明白到,個別股票不能長揸十年,在不同的經濟環境,應該要作出不同的部署,看看就連見證香港長大的太古集團也被踢出恒生指數成份股!現在又怎能一本通書睇到老呢。因此我認為買賣個別股票作為中短缐投資則較為適合。
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變動於2020年12月7日(星期一)起生效
加入:
•2020 安踏體育
•3690 美團點評 -W
•1876 百威亞太
剔除:
•0019 太古A
作為一個長線退休的儲備,我認為買指數基金 ETF 或一籃子的股票基金,穩定性相伴會比較高一些,另外也可以在保險公司購買一些傳統的儲蓄計劃,包括退稅年金等,這些都是比較長遠而又相對穩定的投資。年青在職人士往往還有10至20年的投資年期,不需要太擔心短期的市場波動。當然,年紀越大越接近退休年齡,在選擇基金上相對需要保守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