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正處於十九世紀以來的第三次能源轉型。第一次能源轉型,是指植物能轉為燃煤發電;第二次是指以化石燃料取代煤炭;至於目前的第三次轉型,是指以可再生的潔淨能源,來取代污染性較高的化石能源,使其成為人類社會的主要能源。
對於很多國家如印度、歐洲及中國而言,這次能源轉型,是頭等大事。除了防止 溫室效應、令全球可持續發展之外,俄烏戰爭之後歐洲出現的能源危機暴露了過 度依賴外國能源的危險性。為免受制於人,能源就要自給自足。
中國是個「多煤少油少氣」的國家,但煤炭有局限,高污染等各種問題非常嚴重。 然而,在國家政策重點扶持下,中國的能源局面今非昔比。在《第十三個五年計 劃》期間,即 2016 到 2020 年期間,中國新能源迅速增長,風力發電(風電)及太陽能發電(光電)每年的新增裝機,分別達到 3044 萬千瓦和 2405 萬千瓦;兩者在總發電量中的佔比,從 2015 年的 4%上升到 2020 年的 9.5%。
新能源至今已發展了近二十年。早期技術還未成熟的時候,仍需巨額的補貼資助。 然而,自 2020 年起,技術趨於成熟,已毋須再依賴補貼,並進入了大規模發展的階段。
中國力爭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最高峰,並致力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由於水電和核能固有的限制,大力發展風電和光電,是必由之路。現時兩者的發電成本已經低於火電,比起天然氣發電成本就更低,實現第三次能源轉型剩下的問題是布局及技術上的執行問題。就後者而言,可以從供需關係作出相應的考慮。
從需求方的角度而言,電力需求有高峰,有低谷,並不是時刻不變的。針對負荷峰谷的差別,需要調節電力系統來應對。根據2021年的統計,全社會用電量在7至9月及12月處於高峰,在2 至 4月及 11月處於低谷。此外,有研究指出,隨着中國第三產業和居⺠生活用電佔比不斷提升,用電負荷的峰谷差率與峰谷差絕 對值都在不斷增長。以浙江為例,2020 年最大峰谷差達 33140MW,最大峰谷差率超過 50%。隨着使用者電氣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其中電動車取代傳統車是個 例子),這情況可能愈趨嚴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