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美國金融市場的戲路和節奏都非常相似。在第四季吵嚷著減息、重啟寬鬆,美元轉弱;在第一季減息希望落空,美元重現強勢,然後就發生一個小型的金融動蕩。已被解決的地區性銀行危機,忽然重臨,去年有本事收購SVB資產的紐約社區銀行,踏入2024年股價急跌六成,更被穆迪下調信用評級至垃圾級別。然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又現身安撫市場『乜事都冇』。
『乜事都冇』已經成為市場共識。全球金融機構的債券資產價格下跌了60%,『乜事都冇』;商業房地產空置率向著20%進發,租值大減,『乜事都冇』;地區銀行連環倒閉,『乜事都冇』;信貸違約壞帳急升,『乜事都冇』。在這種『乜事都冇』的環境下,美國住宅價格與收入比率創歷史新高的7.6倍;美股升幅及估值大幅超前全球股市,標普500市盈率達到24倍,而MSCI ex US市盈率只有15倍,差距創歷史性的160%,不單全球股市的估值向美國市場傾斜,連美國市場內也集中向少數科技股傾斜。美國的經濟數據也在告訴市場『乜事都冇』,GDP持續超預期增長、勞動市場高燒不退、失業率破紀錄長期在4%以下、消費信心保持強勢、消費信貸與存款比率維持低位,一切都很安全。
不過,這種『乜事都冇』的表象,掩蓋了原來美國市場有三分一上市公司處於連續虧損、有二分一公司以高雙位數的速度錄得盈利倒退。勞動市場上,原來全職職位減少了過百萬、大企業以裁員提升效率、經營相對困難的中小企招聘意欲降至多年低位,那麼到底誰在招騁呢?另一方面,如果美國人的口袋仍然飽滿,為什麼愈來愈多人要兼職幾份工作呢?我相信美國政府公布的數據都是真實的,但數據之間的矛盾愈來愈明顯時便需要額外警剔。
金融海嘯後的十年,聯儲局大水猛灌,但金融政策對刺激經濟已開始失效,我在2021年12月21日曾經寫道『金融放水來到尾聲,就需要有財政政策上場,搞建設,把美國「高科技、低建設」的問題解決。反正埋單的只是持有美國債券的投資者…』。幾年過去,在聯儲局收水期間,財政政策上場了,美國國債從2020年的27萬億大增至34萬億。可惜的是,「高科技、低建設」未有解決,而美國新增債務對GDP的比率已經跌低於1,即是說,財政和金融政策對調控的效用都在弱化,情況就如癮君子需要不斷提高劑量來制止毒癮發作一樣。
我相信資本主義,所以我相信人工智能會改變世界,並因此令生產效率提升幾個層次,大部分人類再也不用勞動。但我不相信今天的人工智能熱潮。
人工智能的成功,除了算力,還需要算法、數據、基建的配合。現在市場的熱情集中在算力上,AI晶片成為今日的稀缺資源而水漲船高。但當晶片商的大客戶都在建造自己的晶片廠房時,這種擁擠可以持續多久呢?尤其是,若參考行業的特性,B2B業務的市場空間和利潤率相對B2C低。而且,難道不覺得奇怪嗎?在企業趕購AI晶片提高算力時,人工智能已面世一年,而且各大小初創推陳出新的應用程式已多如春筍,那未來還需要多少額外算力呢?
再向前望,若未來AI被中小企及個人廣泛應用,它的市場競爭將會非常激烈,而且會演變成社會問題:若生產都由人工智能包辦,誰來工作及交稅呢?現時美國個人稅收佔47%,社/醫保稅收估34%,而企業稅收只佔14%。若人工智能在短期內徹底改變目前的生產模式,其實散戶們都大可不必冒投資風險,因為企業稅將要全面提升至能夠完全補貼社會及個人開支,也因此,小企業也大可關門大吉,稅率將會令小企業沒有生存空間。
市場對AI題材很興奮,與大市唱反調自然會惹來唾罵,有人怪我末日博士上身。三年前我認為Cathie Wood是與Elon Musk合力唱雙璜圈錢的騙徒,當日被股民追捧的女股神,今日已被Morning Star評為『Wealth Destroyer』,市場對Tesla的盈利預測亦比兩年前大降五成,說好只增不減的需求呢?今年EV需求很可能出現六年來的首次同比下降。
2022年美股大跌兩成,全世界在呼叫熊來了,美股將崩盤四成甚至更多。當日,我是少數認為美國股市只是經歷一次較大的調整,在Patreon連續幾個月詳盡分析叫大家保持樂觀等待雙頂。
踏入2023年中旬,我又開始唱反調了,因為愈來愈多不匹配的數據和被打破的相關性正在浮現並走向極端。我當然會錯,並且經常犯錯,今天我犯錯的可能性更高,尤其是現在的反常數據有很多我不解之謎。不過,我認為寫評論的重點是幫大家分析表面所未見,而投資是要發掘市場定價之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