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Interstitial Ad Example

中植令港股雪上加霜 根本問題未好轉

15-01-2024
莊主-中植破產-資金流-港股-回購

執筆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恒指由年初到現在形成了七連跌。終於在上星期四(1月11日)的時候有一升,到了星期五又再下跌。港股投資者又經歷了四年跌,到現在2024年的七連跌。彷彿好像告訴了,自己五年前開始做淡,才是錢途。

其實問題早在11月的時候已經留下伏線,不過當時並不覺得問題如此嚴重。但現在看來,問題比想像中要大得多,而且有滯後。中植集團的破產問題是,令到港股資金面雪上加霜。

投資其實要令到股價能夠上升,首先需要一班基礎價值的投資者能夠在上市前後形成股價靠穩的地基,再配合一些跟風炒作的投機者,才能令至股價有足夠的資金面推高。

對於獲利回吐,這是一種狀態,但是如果連股價上升的動能及地基都沒有一定基礎的話,這個就變成了結構性的問題。現在慢慢浮現的是港股這個根性問題有沒有好轉的跡象,已經沒有特別談及是否估值便宜而作出買賣。

市傳除了中植問題之外,亦有250間內地基金開始出現破產的跡象,從而造成了中港股市有新一波套利壓力。每年的指數外,當然是曾經有個短線的升幅,會可能令至你在短期內也有利潤出現。

但密集式的監管、失驚無神的政策, 連有經驗的投資者也覺得市場的敏感度脆弱,隨便吹一吹一個壞消息已經很容易震散信心,甚至近期已經在沒有消息下,也可以獨自己跌。例如農夫山泉(9633)及中國中藥(0570)。

日本股市,美國股市,虛擬貨幣,在過年之後短短10日內已經再創近期高位。在資產配置方面,對於港股資產管理者,身為時勢派投資者的我,真的有點無可奈何。根據數據顯示,本地市場在12月已經流走了很多資金。

港股關鍵動能缺乏 資金逢高沽

現在在資產管理的組合上,不妨進取地增加一些外國及另類的ETF。例如虛擬貨幣,日本,印度等等。有時候並不是覺得港股在技術形態內不值得吸納,而是港股在一些關鍵的動能位方面,屢次做出指數上突破,但屢次都是突破後,市場資金急急流出。除非是醫藥需求增,或紅海事件,或者年初的煤炭加關稅等事件,才能刺激某些板塊,有提振作用,例如航運股煤炭股及製藥股板塊。

餘下的資金,日日也看到的就是回購。回購放在以前來說,是一種實力的表現及對股價有支持作用。然而近年實質回購後的股價表現並不理想。 近年來說,只有看到小米在2023年後期才發揮到回購作用,令小米股價在2023年10月約$12升至$16 。很多公司一直跌一直回購自己的公司股份,但股價卻仍然一直在下跌。這樣反映的就是你拋我的貨,我就自己買回自己的貨。聽起上來好像是自己在私有化。此外,連北水購入後幾天的化學作用也比以前來得小。

根據彭博資料,2024年首6個交易日,恒指成份股回購股份金額足足超過2020年全年回購金額。這是否意味着公司認為現在的股價非常吸引,所以要大舉作出回購?而2023年恒指藍籌合計斥資170億美元回購股份,亦創了歷史新高。回購金額以大股為例,阿里巴巴約95億美元,騰訊約494億港元,友邦約280億港元。

但回購後的股價也是處於近期低位,投資者更加會跟着資金面配置自己的投資。近期港股已出現一旦升高的時候,做淡的人就更加多了的情況。你不禁要問自己,有沒有比港股更差的股市?甚至乎今年以來,科技指數在半個月的時間內已經跌了接近10%,接近了往年全年的跌幅。

港股比較需要留意的可能就是最基本的公用股了。例如電力股及電訊股,有些就是息口較高的所謂狗股吧。